目前分類:我的收藏筆記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方彝其中兩面的直角交匯處; 拼兌的不嚴密, 甚至出現兩個很小的孔洞.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其中一只羊首觥斷折的羊角殘片的斷面.  顏色呈炭黑, 其中還夾雜有紅色, 綠色和白色的小點; 也有閃亮的小小的結晶體.   看得出來, 這已完全不是原先的金屬構成了, 倒比較像是黑色的炭.  它失重, 也沒有了金屬的硬度與韌性, 變得像陶瓷般性脆易碎.   書上常說, 青銅器經上千年的埋藏, 金屬性質起了根本上的變化, 礦化了, 脫胎了; 可就是沒找到幾張相片清楚說明, 礦化了的銅質到底長什麼模樣?  希望這就是所謂的礦化吧?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忘記了這是哪一件器物上觀察到的析出物了, 好像是羊首觥.  除了析出物,  還可以看到紋筆凹陷處的小銅疙瘩.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獸面紋方鼎左邊的耳朵.  上面可看到挺厚的銹層.  此種銹層鬆軟, 用手指摳起時, 銹層下的淺綠色粉狀物質會像輕煙一樣飄散在空中, 另人懷疑是否粉末大小達奈米級.  天啊! 這該不會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惡銹吧? 趕緊將它單獨隔離.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方簋的外底部, 此處是方格紋.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牛紋小形尊, 尊內底部的鑄銘.  應該是單個字的族徽. 只是我搞不清楚到底方向弄對了沒?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方彝的屋頂形上蓋(倒過來拍的照片 ), 此處應該是由於外範出現了制作上的瑕疵,   造成澆灌後出現了塌陷的現象.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墊片在器外或器身內都可以觀察得到.  不過我想, 如果銹層太厚那可能就難以察覺.  這是方彝口沿內側的墊片痕跡, 是長方形.  口沿有四邊, 但我只看到一邊有墊片.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很喜歡的翠綠色銹.  很薄, 很牢固,  顏色鮮豔可喜, 還閃著瑩潤的光澤;  像翡翠一樣.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張照片中的銅疙瘩, 分佈十分密集. 可見壓印外範的泥片, 水份大, 空氣多.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蟬紋小鼎的底部.  範線呈一環形.  底部還可見到清晰的碎裂痕.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 重量

由於青銅器大部份都是出土器, 器物長時間埋藏在地底, 受土壤, 地下水, 溫度等的影響,  它生出銅銹或遭到腐蝕,  也或者本身的質地起了根本的變化, 金屬礦化或說碳化了;   金屬失去了應有的比重, 密度下降,  這些都改變了青銅器原本的重量, 一般說來, 它的重量都變得比原先剛鑄好時輕了許多.   越老的青銅器, 這點就更為明顯.  以手中商晚風格的青銅器為例, 既使器物體量不小, 器壁也不算薄; 可它就是沒有金屬的沉重壓手感.  由於藏家會看器物的重量以之判斷真假, 所以仿品制造者也有了相應的對策.  有把器物做成空心有夾層的, 有用較輕的金屬材料(如: 鋁)代替銅的, 有用收來的老舊廢銅或者古代銅錢鎔化後重鑄的. 最後一個方法應該比較可以掩人耳目, 但是依據王立軍先生的著作中所說, 這些老銅因為銅質較差(畢竟都是經過腐蝕生銹甚至已碳化了), 會在鑄造時產生缺陷, 並在鑄成後的器物表面產生一圈一圈的痕跡.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不久寫到自己收藏中的一對錯金銀青銅豆, 忍不住感嘆, 在那樣遙遠的年代, 我們的先祖曾經如此奢華炫富, 這和現今世界趨勢的資本主義何其相似.  只是, 當時人们藉使用華貴的青銅器來彰顯他們有別於普通百姓的權貴身份, 而現代沉迷於物質享受的人們則以豪宅, 跑車, 名貴珠寶來誇耀自己的地位.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鑑定, 很像是在審視一張細密的網.  關於鑑定的種種認知, 就像一條條的線索; 各項線索匯整組織成一個體系; 猶如一張經緯嚴密有序的網.  如果我们在器物上發現了任何疑點, 那就像是網上破了一個洞; 除非能有合理的解釋, 否則我们就會懷疑器物的真假.  雖然老公總是說, 收藏中的青銅器看來就像一堆不值一提的破銅爛鐵(不能怪他, 因為我也真的買進過一批假到不行的水坑仿品); 笨笨的我卻很勤奮的拿著放大鏡, 參考了書上關於青銅器鑑定的種種知識, 自不量力的想用我自己有限的理解, 整理出我這種水平的鑑定依據,  希望以我粗陋的知識水平沒有導致太大的誤解或犯下太離譜的錯誤.  如果真的有錯, 還希望同好們多多指正!  專家們的鑑定, 像在織最細目的網; 而我的網當然經緯沒幾條, 網目也又大又疏, 但是我盡力讓它像張網啦!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重讀完漢先生的書中關於青銅器的部份, 我還有其它的想法.

 1) 這些極為特殊的鳥獸造型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文化中神秘而又瑰麗的一個奇異篇章.  雖然在台灣少見, 但它們卻都是國外博物館中的嬌客, 深受外國人喜愛.  畢竟西方人對上古中國文化中青銅器所代表的"神權", "君權", "禮樂制度", "身份階級" 了解不多, 但是取材自大自然中的動物形象一看就懂, 西方人看重的是這些青銅器所代表的藝術性, 是從美感的角度出發去欣賞它们.  也因為這樣, 清末民初時, 有許多的高明匠人仿造了數量不少的鳥獸造型器物, 遠銷美國, 英國. 也因此, 國外博物館或私人藏家手中, 也許都有這些現在也應該可以稱得上是古董的仿品.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重讀了台灣建築界國寶大師- 漢寶德先生所著的"收藏的雅趣" 一書.  我很喜歡漢先生用平易近人的清新筆調, 帶領讀者们進入他的淡雅的收藏世界.  雖然沒有國際拍賣會中會出現的那種驚為天人的天價珍罕藏品, 但每一件器物都有它的可親的回憶與故事.  因為回憶與故事, 器物不再淡漠與冰冷, 它们開始有了自己的生命.  我一直都很喜歡像這樣的書, 因為作者告訴我们的, 不只是這件物品的硬體的敘述, 還有作者對這件物品所懷抱的感情.  是感情的因素讓我覺得物品珍稀和可貴.  很遺憾的是, 像這樣的感情因素, 我實在極度缺乏.  我沒有太多四處尋覓的經驗, 一路走來, 接觸的人也少, 也沒有同好在身旁給予指導, 家人也不鼓勵.  我只靠自己那不太靠譜的直覺和看過的少量的書籍, 形單影隻的走在收藏的路上.  想想, 還真是孤單.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 一般的鑑定, 依靠的還是所謂的"眼學 ".  用的是肉眼(還有放大鏡 ), 加上雙手去摸, 耳朵去聽, 甚至連鼻子,舌頭都要派上用場; 用大腦和五官去思索, 去感覺, 去歸納.  科學儀器的檢測則是輔助的手段.  然而, 眼學以人為本, 既然是人, 似乎不可能永不出錯.  人會在主觀判斷上出錯, 但是, 能想出對策矇騙儀器檢測的, 也是人.  如果說眼學不靠譜, 儀器檢測也可以在人為的影響下, 從靠譜變得不可盡信.  唉!  是不是好矛盾?  聽說, 讓陶瓷器過X光機, 每過一次, 陶瓷表面的年代就可以老個幾百年, 你想器物多老都行.  下地取物的盜墓者,  在下去之前, 放串鞭炮, 去毒氣和穢氣,  卻也讓出土物件過不了熱釋光測試, 都變成了新仿.  狀況似乎挺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们該信誰?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 歷史文明上下縱橫五千年;遺留下來的文物與古蹟, 多不勝數.  光是古代墓葬羣,數以千計. 近年由於經濟的發展迅速, 內地政府擴大基礎建設, 民間也急速發展房地產, 各處都在大興土木; 當工地四處開挖, 時不時就會挖掘到古代墓葬或窖藏. 因此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出土的文物與數量都是史無前例的. 上個世紀80年代, 陜西農民挖井, 挖出了舉世震驚囑目的秦始皇兵馬俑, 同個年代, 同樣在陜西, 西安市郊有賓館擴建, 挖出了金光熠熠,銀輝燦燦的何家村唐代金銀窖藏. 還是80年代, 湖南長沙有醫院挖防空洞,挖出了規模驚人,完全未遭破壞的長沙馬王堆漢墓, 光從墓頂到墓底深達28公尺,而墓葬主人-辛追夫人, 歷經2000多年的沉睡,屍身不腐, 皮膚還有彈性, 關節還能轉動. 想一想,這在醫學防腐的這門學問上所帶來的震憾吧. 近一點的, 2001年, 成都市西郊由於開展房地產, 挖壕溝也能挖到和赫赫有名的三星堆文化有傳承關係的金沙遺址. 連三星堆也是農民在自家院牆外疏通灌溉用水渠而挖出一整坑的數百件精美玉器, 由此揭開三星堆文化精彩的序幕, 而後才有名聞遐爾, 神秘多彩的三星堆青銅器的驚人面世. 光是三星堆挖出的高達2米多的青銅立人, 和形如外星人的縱目青銅面具, 高聳而且裝飾富麗的青銅神樹,就在在令人嘆為觀止了. 由此可以見到,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 深埋著多少文物遺. 當初,文物由於宗教祭祀的原因, 或者被當做隨葬品給墓主陪葬, 或因所有者因為逃難或戰爭等種種理由,而被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地下. 現在, 時空轉換, 又被人们從地底帶到了陽光下,陳列在博物館中, 讓大家驚嘆與懷想.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们知道, 西周是奴隸制度的鼎盛時期, 當時工匠來自奴隸階層. 加上周公所制定的嚴格禮樂制度, 對如何用玉有著嚴謹的規定.  這使得玉器的種類,器型, 紋飾等的表現, 都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 

到了東周, 也就是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 周天子的地位開始動搖, 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 開始崩壞.  天下羣雄相爭(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 政治氛圍極度動盪. 各諸侯國之間劍拔弩張, 爭戰不斷.  而在文化思想上, 則有了諸子百家, 百家爭鳴的格局. 孔子就是在這個時期帶著門下弟子, 周遊列國, 宣揚儒家思想的, 記得不?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