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我很喜歡的翠綠色銹.  很薄, 很牢固,  顏色鮮豔可喜, 還閃著瑩潤的光澤;  像翡翠一樣.

 這是子母象尊腿上的綠銹, 一球球的簇生著, 分佈自然.

子母象尊體內的銹, 夾雜著薄薄一層的黃色砂土.

牛形觥器腹上簇生的球狀銹, 顏色較淺,  銹層較厚, 接近綠松石般的顏色; 顏色也算漂亮.

羊首觥身上薄層片狀的綠松石般的銹.  顏色偏藍綠, 摸起來手感光滑而乾爽, 是我最欣賞的銹色. 感覺上就像綠松石長在了器表, 銹層牢固並不輕浮.  常聽人說, 仿器上的浮銹用手可輕易拂去, 不太能理解是啥概念.

這是錯金銀方豆上蓋內部的銹層.  在蓋子的四個內角堆積得很厚, 質地也硬, 我要用像平頭螺絲起子般的工具才能一小塊一小塊的把它鏟起來.  此處可以看到棗皮紅色的地子. 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通常是這種顏色的地子.

獸面大圓鼎的綠色銹, 很薄的一層, 銹色也單一.  這樣的顏色讓我想起故宮博物院中那些經過清理的青銅展品. 看起來是不是乾淨得多? 獸面紋正中有範塊兌合產生的範線痕跡.  這個獸面紋很典型而常見.  雲雷紋紋筆中可見有小銅珠.

小形鳥尊的器腹底部, 銹層薄到緊貼器表.  不知道這是不是綠漆古?  就因為它太薄太乾淨了, 我老覺得它是不是仿的啊 ? 英美人士喜歡黑漆古和綠漆古的中國銅器, 所以清末民初有很多這樣的高仿品外銷創匯.   後來發現這種樣子的銹, 台北故宮裏也有,  我才稍稍釋懷些. 

錯金銀扁壺上的銹與枣皮紅地子這個應該可以叫礦藏般的疊壓了吧地子腐蝕凹凸不平, 看起來夠滄桑. 這種棗皮紅地子, 我在手中的三層花器物中几乎就沒見到在網上見到一篇文章, 提到關於錯金銀銅器的最新研究, 文中提到, 現代的專家想以傳統的鑲嵌工藝來復刻出土的錯金銀器, 卻遭遇種種困難因為用鏨刻溝槽, 鑲嵌金銀絲片的方法既使用上現代工藝與技術仍無法做出太過精細與形狀複雜的紋飾所以, 學者認為, 有些錯金銀器並不是用鑲嵌的技法制造出來.而是用金屬泥擠壓進紋飾溝槽的方法. 關於學者的新論點, 請看最下面的附註.

我覺得上述觀點是正確的. 也就是紋飾還是要先在器表用鏨刻或鑄造的方法刻出, 然後將金屬鎔煉成泥狀或膏狀, 再擠填進已刻劃好的溝槽中, 等金屬冷卻後, 再在金屬表面磨礪加工, 使之表面平滑與器表齊平因為我總在這些呈金色或銀色的紋飾表面觀察到一條條細細的直線狀打磨痕跡.相信這樣的工序會比較有效率, 制程也比較簡單把金屬制成金泥, 在當時已經可行鎏金不就是要先用汞(水銀)和金制成金泥, 然後再塗上器表後烘乾嗎現代已經在用這種方法(填金屬泥)在復刻錯金銀了, 網上有得買不過紋飾器型刻板些簡單些, 沒那麼多變化, 也不很精細金色, 銀色和地子的鐵灰色都很乾淨, 沒啥滄桑感.  有些照片顯示出, 部份器物的紋飾是將有色的金屬做成煮熟的麵條狀, 然後擠壓進器表已鑄好的溝槽內很有效率的做法類似的現代工藝品, 還被據說是南方大城的著名收藏家所收藏, 而且藏品標明的年代居然是戰國. 這就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那不是網上明碼實價有得買的現代工藝品嗎? 怎麼進了大藏家手中就變成戰國文物了? 會不會我手上的這些, 也是民間高手所制? 就像景德鎮的小作坊在燒清代官窯一樣的意思?  ! 都說收藏的江湖水很深, 很濁, 我是怎樣淌進這一灘混水的啊?

錯金銀方豆的上蓋, 氧化層與紋飾區分隔十分清楚.  這紋飾所用材質看來是十分抗氧化的. 氧化層的顏色有綠, 有藍, 有墨綠, 有黑褐, 有土黃.  這在放大鏡下觀察會比較清楚, 照片中看不大出來這許多顏色和顏色之間細微的過渡. 銹層的觀察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部份, 因為在放大鏡下, 既使是那些並不特別複雜的銹, 也都有著多彩多姿的變化.  可惜我用手機拍下的照片, 並不能把這些絢麗多彩的銹完美的表現出來.  沒辦法, 我並不是專業的攝影師, 我只能盡力啦!

這是青銅觚的水坑銹, 帶黃綠色的銹層, 薄而光滑, 沒啥疊壓的效果.  可能是因為水與砂土長時間沖刷的緣故吧?

還是那件水坑青銅觚. 水坑器僅此一件.  賣家說, 這是典型的水坑銹.  中國北方較多土坑器, 南方則水坑器較多.  水坑器雖然看起來較乾淨, 但是很難鑑定, 大部份人都對它敬而遠之.  這件水坑器的銹還頗有可觀, 而且價格相宜, 所以把它當成標本納入收藏.

p.s.: 到網上搜了一下, 找到那篇我讀過的關於"錯金銀"的文章, 現轉載如下, 文章只見到標示收藏者"戴國平藝術書屋", 沒看到作者, 很可惜.  我覺得這是對錯金銀愛好者很有用的一篇文章.  不過我把文中的幾個字做了修改(例如: 把"婆金"或"姿金" 或"鎦金" 都改成了"鎏金"), 方便閱讀.  希望我沒有手多多改錯了!

最近研究的前沿理论:


在我国文物宝库中,有一种用金银装饰在铜器表面的工艺,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现通稱“金银错”或“错金银”。据资料所见,此种工艺的出现约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但此种“金错”制作工艺并不见于文献记载。一般认为其工艺程序如下:即鑄造器物时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凹槽或字形(精细的纹饰是.在器表面鉴刻呈“燕尾”形的槽). 面需制成凹凸不平状,然后在呈梯形的槽内嵌入金丝或金片,最后用礪石磨锉平滑。 我们利用相传的“金错”制作工艺修复文物时,却发现修复的金线总和原器物上的金银装饰有很大的差别,远没有原器物上的装饰平滑和丰满。就今天的拔丝技术和打磨所用的工具、技术来说,肯定比2000多年前要先进得多,为什么现在用相传的制作工艺来镶嵌的金银丝纹饰就达不到原器物上的效果? 这就使我对相传的“金错”制作工艺产生了疑问。


疑问之一:镶嵌金丝或金片的槽都呈梯形,槽深约1毫米左右,有的槽细如毫发,且底面凹凸不平。这就对金丝制作有很高的要求。金丝粗了嵌不进槽内,细了无法填满沟槽。金丝虽有良好的延展性,但它不会柔软到像面条或泥团那样,可以随意捏造和流动,虽经捶打,有的地方总不能严丝合缝,易出现凹坑,纹饰欠丰满,这样就再也不能用金丝或金片填补平了。


疑问之二:“金错”纹一般都不是用一根金丝或金片來完成的,有的需用两根或多根才能完成一组纹饰或文字,这洋就会留下许多接口,不论用何种方法打磨也元法消除接口的痕迹。但通过对“金错”文物的观察,我发现“金错”纹饰中应是两根金丝接头的部位并没有接口的痕迹,整体纹饰丰满平滑、浑然一体。但在用一般镶嵌工艺手法制作的花纹上,却能发现接口的痕迹,如战国中山王警墓出土镶嵌金饰的兆域图,金饰的四个拐角处都有很明显的接口,这就说明镶嵌金银和现称的“金错”装饰纹饰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制作方法。镶嵌工艺所用的槽是垂直的,根据槽的不同形状和大小来制作不同的松石、金饰、玉、玛瑙等装饰物,最后用树胶或漆、桐油之类的物质把装饰物粘牢。


疑问之三:相传的“金错”工艺是用金丝或金片来镶嵌的,但据现有资料和实物证实,到东汉才出现用较精致的金丝编缀的头饰等器物。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拔丝技术,那如何搞镶嵌金丝呢?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金错”工艺并不是用金丝或金片嵌在槽内,再用礪石磨锉光平而成。而战国时代已有了旋工、铆工、打眼技术和鎏金技术,即所谓“金错”应当是用“金涂”的方法将金鎏到沟槽内的,即鎏金。鎏金的材料是用水银熔化金而成的金泥,做好的金泥成面团状,有很好的延展性。往槽内涂抹金泥时稍微用力,金泥就能随意到达所需的任何部位,使之严丝合缝,即使细如毫发的沟槽也能很容易地挤入。如有金线不太饱满或欠缺的部位,可以再涂一次或多次,直至金线和器物表面平整为止。它不但可以鎏金花纹,也可以鎏银花纹。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解答以上所述的疑问。

 
通过对四龙四凤案等多件“金错”文物的观察,我发现在金线的旁边有几处针尖大小的金点,这是铸造器物时的细砂眼。它不可能是艺人用金丝故意填补上去的,也没有这个必要。这可能是在涂抹金泥时不小心把金泥涂抹在器物表面和砂眼上,这就需要把器物表面的金泥去除干净,但砂眼里的金泥無法去除,就永久地留在了里边,给后人留下了只有细心观察才会发现的線索.

据文献资料和出土的器物,鎏金技术可追溯到战国早期,如战国早期的曲阜鲁故城乙组墓M3出土的鎏金铜泡两件②,洛阳中州路战国中期车马坑出土的鎏金银马络饰22件③,洛阳烧沟战国墓M 65出土的鎏金铜带勾一件④,战国中期的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的两件鎏金铜削等⑤。一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和發展,需要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且有很多是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受到启发,才又创造出另一种新工艺。正是有了在涂抹金线时不可避免地涂在器物表面的失误,才会被有心的艺人发现,它不但可以鎏金银纹饰和铭文,还可以粘附于器物表面。很可能是由此受到启发而发明了器物的局部鎏金和通体鎏金工艺. 

 

p.s.: 上網看了一下, 關於金銀錯的制造方法有下列幾種: 1. 鑲嵌  2. 金塗  3. 貼金銀箔, 再加上上述的金屬泥擠壓, 就有4種不同的方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