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 重量

由於青銅器大部份都是出土器, 器物長時間埋藏在地底, 受土壤, 地下水, 溫度等的影響,  它生出銅銹或遭到腐蝕,  也或者本身的質地起了根本的變化, 金屬礦化或說碳化了;   金屬失去了應有的比重, 密度下降,  這些都改變了青銅器原本的重量, 一般說來, 它的重量都變得比原先剛鑄好時輕了許多.   越老的青銅器, 這點就更為明顯.  以手中商晚風格的青銅器為例, 既使器物體量不小, 器壁也不算薄; 可它就是沒有金屬的沉重壓手感.  由於藏家會看器物的重量以之判斷真假, 所以仿品制造者也有了相應的對策.  有把器物做成空心有夾層的, 有用較輕的金屬材料(如: 鋁)代替銅的, 有用收來的老舊廢銅或者古代銅錢鎔化後重鑄的. 最後一個方法應該比較可以掩人耳目, 但是依據王立軍先生的著作中所說, 這些老銅因為銅質較差(畢竟都是經過腐蝕生銹甚至已碳化了), 會在鑄造時產生缺陷, 並在鑄成後的器物表面產生一圈一圈的痕跡.

 

青銅器仿品通常用失蠟法或翻砂法來做, 器壁厚, 器體重.  既使不是老三代的,  沒有完全礦化的青銅器(例如戰國或秦漢時),  銹層與腐蝕產生的變化還是會讓青銅器變輕.  所以一件沉重壓手的青銅器, 要嘛是明清器, 要嘛是民國近代所仿.  這個推論應該不會錯.  而一件已經呈現礦化碳化的青銅器, 我想不用碳十四的儀器測試, 我們應該可以說它是個老件.   希望這個說法不會有太多爭議.  除非能證明有一種高科技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讓金屬元素碳化, 那這個結論就會被推翻啦!  但是我想, 讓木頭碳化比較簡單, 那就是拿火燒它呗 !  如果是青銅的話,  不知要用到哪一種科技;  應該會很貴吧?  

 

6) 銘文

商代的銘文較短, 有時僅只有一個代表族徽的圖案.  就算銘文較長, 例如那件羊首觥有十幾個字, 可是因為自己認不得幾個金文, 形同文盲; 在這裏就無法討論銘文本身的書法字體有何特徵與優劣了. 因為商周銘文都是鑄銘, 是鑄出來的;   所以我們仍要觀察字口內的氧化層與銹色是否和器物本身一致, 以及字口底部是否較大, 是否呈U形來判斷銘文是否為鑄字;  如果是用鋼鐵利器刻劃出來的刻字, 字底小字口大呈v形.  鑄銘的字口不會有毛邊捲口;  刻銘則會看到前述的毛病.   銘文筆劃的凹槽底部, 也應該是平整光滑的弧形, 沒有利器擠壓出的崩口或痕跡的.  這些痕跡的觀察重點還可以應用在紋飾的觀察上, 用來判斷紋飾是否為鑄紋而非刻紋.   鑄造出來的紋飾還有一個特徵, 由於當時鑄造技術的限制, 鑄出來的紋飾線條有可能會出現小部份斷續.  例如商代晚期的三層花, 做為地紋的雲雷紋, 紋飾線條十分幼細, 這就有可能在鑄造澆灌時,  銅液沖斷外範內面的紋路中較細的線條, 造成成品上的線條出現斷續, 或者線條的不飽滿.  這些小小的缺陷, 反而是令人心安的線索.  線條的斷續也會出現在銘文中,  我甚至觀察到一件鳥尊的底部銘文, 因為筆劃較粗, 筆劃的凹槽中還可以看到小銅疙瘩呢 !

 

7)墊片

差一點忘了寫這一部份了, 看了自己拍的照片才想起來. 為了讓內模與外範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器壁的厚度 )能夠被固定得好, 工匠會在內模與外範之間置入小銅片.  這些隨手取得的小銅片形狀不一, 銅質也可能與原鑄的器物有所不同, 它被放入的位置也沒有固定, 但通常會避開紋飾與銘文所在的區域.  這些墊片, 通常在澆鑄完成後, 就被包熔在了器體內部, 肉眼觀察不到, 要用X光才能察看到它的位置.   但有些墊片有時會在器表顯現了出來.   我也只在某幾件晚商器物上看到墊片, 而不是每件都能找到墊片, 可能是我老花得太厲害了吧! 有趣的是, 這些墊片我都是在器物的足部發現的, 像是羊首觥的椎形足的足尖, 或是象尊的象腿底部.  可能是因為這些部位較薄或者離灌注點較遠, 銅液較難包覆吧?  有的墊片是因為它明顯的形狀而讓我得以辨識, 有的則是因為它生出了和器物地子不同的氧化物而被認了出來. 看看我拍得的照片, 會讓讀者對墊片有一些粗淺的概念.  墊片的觀察也是鑑定的重點之一, 但是它也和其它重點一樣, 被人重點仿制啦! 這下, 就只能仔細觀察它的外觀氧化狀況以判斷它是新近做出來的還是已經生成許久了的.

 

 8) 其它的痕跡

 

A. 鑄瘤或鑄疣

牛福忠先生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鑄瘤, 這是器物在鑄造時, 因銅液中含有雜質或過於黏稠而在器物表面留下的凝聚的痕跡.  我不十分肯定我所認知的鑄瘤是否正確, 所以我放了我認為的鑄瘤的照片在後面.  有的看起來像是金屬雜質從器胎中析出一般, 在這鑄瘤上的孔洞中, 有時也能觀察到綠色顆粒般的銅銹, 挺有趣的.

 

B. 碎裂痕

 牛先生的書中還提到了陶範法鑄成的青銅器在鑄成之後, 表面有時候會出現不規則的下凹裂痕.  銅質越好, 越容易出現碎裂痕.  此種裂痕有大有小, 有粗有細, 且都是鑄造時自然形成的, 所以很難仿制成功.  我試著觀察了手中的晚商風格青銅器, 並附上我所認為的碎裂痕照片.

 

C. 結晶斑

牛先生的著作中還提到了一種"生長在暗紅色的貼骨銹上的結晶斑, 這是銹蝕中最難仿制的, 迎光側視下, 這些結晶斑是細碎的閃光小晶體, 且略高於器表".  由於手中的商周青銅器的器表几乎看不到暗紅色的貼骨銹, 所以我還沒觀察到這種會高略高於器表的結晶斑.  不過, 在羊首觥斷裂的羊角殘片, 那呈黑色碳化的內部, 我倒是可以在陽光下看到閃閃的小小光點, 應該是很微小的結晶體吧!

 

p.s.: 牛福忠先生的著作, 我手中有的是:

鑒寶: 青銅鑒定秘要及市場評估(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藏寶於民:200件流落民間的稀世珍寶(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走近青銅(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p.s.: 這次趁著回台的短短幾天, 去了一趟故宮博物院, 看了歷代青銅器的展廳.  我發現那些商周青銅器都整理得很乾淨.  几乎都沒看到有土銹, 看起來都像是上了一層蠟一樣的亮晶晶, 器表也几乎都是一種雜著墨綠的灰黑或黃黑.  有部份小型的器物(如: 戈)會看到批了滿身的淺綠雜著青金石藍的銹.  有的器表也長著一小部份的光滑的點狀綠松石銹, 或者小顆粒狀的銹, 或者成片微微高起的銹層, 或是很薄的緊緊貼住器表的綠銹.  但是這些銹色都挺單一, 一件器物上少見到會有兩種以上的銹色, 感覺沒有很複雜.  想來是經過了專業人員的清理的緣故.  遠遠看去, 這些青銅器几乎都是一個色系.  但是有一套大型的編鐘, 那套鐘因全身披滿綠色銹, 看起來就比較接近書上常見的銹了. 因為隔著玻璃, 又沒有放大鏡的幫忙, 觀察不到銹層細微的顏色過渡, 這真是有點遺憾.

 

 

8) 其它的觀察心得

因為手中銅器可分成商周青銅器與戰國錯金銀銅器兩種風格, 我想先說說商周青銅器:

 

這些青銅器的形制與紋飾都基本符合商晚西周早的時代特徵, 造型中規中矩, 而且圖錄上常見.  讓人傷腦筋的是其中幾件因為和現存國外博物館的藏品非常相像, 因此讓人有一種是否為高仿品的疑慮.  先排除這個疑慮,  我只是平實的記錄下我所看到的, 並與我之前整理出的要點做一比對.

 

關於手中的商周青銅器, 它的外觀和一般土坑器有著明顯差異.  首先, 我沒有在它们身上看見塊狀的土銹, 倒是在紋飾凹陷部位看到可以輕易洗去的黃色細砂土.  我想, 它们不是來自土坑, 或許是砂坑; 至於是乾燥的砂坑還是潮濕的砂坑, 這我就看不出來了.  它们身上的銹几乎都是翠綠色的, 還有再往下一層的淺綠色(近乎藍色).  沒有土坑器常見的那層棗皮紅或黑褐色地子,  也看不到銅色的質地.  器胎清一色都是一種黑褐或墨綠的地子.  我不清楚這能不能叫黑漆古或綠漆古, 因為好像沒有特別晶亮的感覺; 倒是我發現, 如果用軟毛刷刷多幾次, 有些器物(像是鴟梟紋方簋)的表面, 那層空氣氧化的薄膜-包漿就會越發瑩潤光澤起來, 看起來就會有一點亮晶晶的感覺了.  那些被我嫌棄外表骯髒而被我用暖水沖洗過的(自以為聰明), 洗去了包漿之後, 反而有一點乾澀, 表面水潤的翠綠銹層, 有時還被我的刷子刷掉小部份, 變得疙疙瘩瘩, 有點難看.  除了翠綠色銹, 有時在器表會看見猶如礦石般堅硬光滑的綠松石或青金石般色澤的點狀或片狀銹.  這種銹摸起來手感平滑乾爽, 我很喜歡, 就像是摸著成塊打磨過的礦石一樣.  有時這些銹會長成一簇簇的小球狀, 密集在器表.  總之, 這些銹的組成沒有土坑那麼複雜, 顏色也比較單純, 看起來也比較乾淨.  但是銹層生成的方式, 還是有著變化(點狀, 片狀, 塊狀, 球狀...), 從銹層的斷面來觀察,也看得出有不同的疊壓效果(有單層或多層), 很像是一層層的土層與礦物層的疊壓, 有時厚有時薄, 高高低低此起彼伏, 自然而不似人工有意為之般的固定和死板.

 

 紋飾凹槽內有大小不均的銅疙瘩, 紋飾線條偶有斷筆, 沒有刻制的痕跡.  以獸面紋為主要的裝飾主題, 獸面紋的鼻樑上一定會有突起或起脊, 此處几乎全都是範塊合範處, 所以可見範線痕跡(就算已經打磨).  有的範塊拼接處還會出現上下落差的錯位, 有時這樣的錯位會在紋飾區中觀察到, 造成紋飾小小扭曲.  這些商晚風格器, 几乎全是三層花工藝.  做為地紋的雲雷紋, 線條雖細, 卻是清楚不模糊, 轉折流暢又有力度, 給人以精緻又深峻的感覺.  就是這種深峻的感覺讓我覺得印象深刻, 明明就是看起來微小不重要的地紋, 但是工匠高超的手藝卻讓你無法忽視它細微的存在.   為了因應器表主紋複雜的輪廓, 這些雲雷紋也有了多變的外形, 但絕不會凌亂潦草, 胡亂的變形充數;  看得出來有一種審慎的精準計算後的秩序美.    主紋大多是浮雕狀的各樣動物紋飾, 一件器物上常會雲集多種不同的動物形象, 例如: 牛, 羊, 鳥, 象, 蟬, 龍等, 這些主紋深刻突出, 形同高浮雕, 生動寫實並充滿著活力(這種動物紋飾以群集方式出現的表現手法也是商晚器物的時代特徵之一), 不會給人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感受, 或者覺得紋飾扁淺而無立體感.  這些有關器物本身神韻的認定, 由於牽涉個人主觀判斷, 是最常引起爭議的.  器表的裂痕, 鑄瘤則是隨機分佈的.  銘文有從一個字(圖騰般的族徽)到十幾個字不等的, 也有完全不見銘文的, 這些銘文應該都是鑄紋, 在筆劃部份沒有發現利器刻制的毛病, 筆劃和器表的氧化層現象和諧一致.

 

器物本身的重量不會給人壓手的沉重感.  几乎都是只用單手就可拿起.  比較有重量感的是器壁較厚的方簋, 方彝.  由於整器几乎完全礦化脫胎, 這些器物基本上已失去了金屬本應有的硬度與靭性, 變得性脆易碎, 像是不堪一摔的瓷器一般.  既使從不到20公分處的高處跌落木地板, 也會造成損傷.  從斷折的殘片來觀察, 內部看來已一點都不像是金屬了, 倒像是黑黑的煤炭; 黑色中還雜有一些或紅或綠的點點雜質, 還有一些閃光的結晶.  這樣礦化嚴重的器物, 若想將殘片復原, 只能用膠水黏, 不能用高溫焊接了.

 

有些器物的足部, 可以觀察到突出來的墊片, 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器壁較薄, 所以顯露出來吧!  至於器身上的墊片, 我就沒有細細尋找了, 或許哪天我會有新發現也說不定.

 

 我把我所觀察到的各項要點, 拍成照片, 整理後放在另一篇章,  方便比對.  或許我該直接把照片放在相關的要點正文之後, 可能更容易瞭解.  得研究一下, 看看如何編輯.

 

至於戰國風格的各式錯金銀器, 几乎都是土坑器的典型外觀; 表面隨處可見土銹.  銹層有厚有薄, 銹層顏色較為多樣, 如同前面提到的依次疊壓在器表. 並可見有褐或黑或紅的各色地子.  劃破地子則可見銅質顏色. 此時的器型較為活潑多樣, 因為青銅器漸漸脫離了為宗教和政權服務的範疇,  更多的為人民(尤其是新興的地主富人階級)服務.  紋樣也從商代帶著猙獰恐怖感覺的獸面和動物轉到西周中期以後的簡單幾何再變成清新活潑的變形幾何, 還前所未見的出現了以人物活動為主題的紋飾.   此時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出現了新的制程, 能夠鑄出細緻繁複花樣的失蠟法出現了.  第一次在湖北省博物館看到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時, 我對於那成百成千密集出現在器物表面的鏤空蟠虺紋, 印象非常深刻.  那可是連台北故宮都沒有見到過的青銅精品啊!

 

 倒是這次看了台北故宮的展品, 沒有發現有類似手中的錯金銀.  故宮的少數幾件錯金銀, 那些紋飾都非常纖細, 大部份線條看起來都 只比髮絲稍粗.  沒見到有比較大面積的片狀或帶狀的金銀紋飾.  但故宮的金銀錯顏色都比較正統, 金色較黃, 銀色則帶黑.   見到數件春秋時期的人物紋飾的青銅壺, 紋飾用的是模塊拼兌的制法, 一組組相同紋飾的模塊拼出連續而相同的圖案, 而在每一組紋飾之間, 會看到範線痕跡.   同樣的,  這些壺表面很乾淨, 几乎是同樣的黑紅色地子.  如果不是山東省的那件牲尊有著類似手中器物的或細或粗的紋樣, 我還真要懷疑到底有沒有這種形式的錯金銀工藝的存在.  我還在手中的錯金銀器物上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東西, 這些都像是薄膜狀的物質, 有時在紋飾區域內, 有時夾在銹層中. 物質的顏色有紅, 有黃, 有藍, 都很小片, 材質不像紙, 也不像紡織品, 倒真像是塑膠薄膜. 這奇怪的物質, 很令人好奇, 想來想去, 大概只有漆或膠的乾燥後的情況最接近, 但是它還有著顏色呢!

 

以上是我個人對手中器物的平實的描述, 儘量寫實不誇大.  很期待藏友們寶貴的回應.

 

很可惜這個斷斷續續寫了幾年的部落格平台要關閉了, 真有一點捨不得.  我想近日著手搬家, 搬往痞客邦.  謝謝在這個平台時, 所有格友給我的鼓勵!  我會用"雅林再聚"做為名稱, 到時再會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