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鑑定, 很像是在審視一張細密的網.  關於鑑定的種種認知, 就像一條條的線索; 各項線索匯整組織成一個體系; 猶如一張經緯嚴密有序的網.  如果我们在器物上發現了任何疑點, 那就像是網上破了一個洞; 除非能有合理的解釋, 否則我们就會懷疑器物的真假.  雖然老公總是說, 收藏中的青銅器看來就像一堆不值一提的破銅爛鐵(不能怪他, 因為我也真的買進過一批假到不行的水坑仿品); 笨笨的我卻很勤奮的拿著放大鏡, 參考了書上關於青銅器鑑定的種種知識, 自不量力的想用我自己有限的理解, 整理出我這種水平的鑑定依據,  希望以我粗陋的知識水平沒有導致太大的誤解或犯下太離譜的錯誤.  如果真的有錯, 還希望同好們多多指正!  專家們的鑑定, 像在織最細目的網; 而我的網當然經緯沒幾條, 網目也又大又疏, 但是我盡力讓它像張網啦!

 

1)先看造型.  以三代的青銅器而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器物用途的改變, 每個時代流行的器物種類與外觀也都相應的起了變化.  有新的器物出現, 也有某些種類被淘汰.  既使是同一種器物, 也會有不同的造型, 以簋為例, 商代的簋沒有座; 但到了西周, 就出現了方座的簋.  有的器形很長壽, 流行時間長; 有的器形只存在短短的時期, 很快退出歷史的舞台, 這些訊息除了多看書多記, 好像也沒其它更好的方法.

 

2)看紋飾.  不同的紋飾背後, 代表著不同的時空.  和造型一樣, 紋飾也有它的時代特徵.  這從大量的著作和圖錄上可以看出個大概. 商周流行的大角獸面, 和秦漢時的獸面紋有著差異; 戰國時的水陸攻戰紋也不會出現在商周的禮器上, 商代的鴟梟紋也不會出現在春秋戰國.

 

造型和紋飾的年代斷定, 我覺得最難.  因為牽涉的範圍太廣, 內容也最多.  光是五花八門的各樣紋飾就可以出一本專書了.  我想, 求助於專業書籍這是最靠譜的方法了, 否則內容還真是多到你記不住.  至少圖片看多了, 對於那些曝光率極高的明星標準器就會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知道這樣的器物這樣的造型這樣的紋飾, 大概是在哪個時間段出現.  雖然還不能精準斷代, 但至少有一個大概的譜. 像我, 我就覺得馬承源先生的那本"中國青銅器"很有用, 各位青銅器的愛好者都該有一本, 查閱起來快捷又方便.  各種青銅器的種類, 名稱和外觀及它們所處的年代, 書裏几乎都查得到, 是一本很有用的工具書.

 

 3)其它的鑑定要點, 一大部份就是表面痕跡的觀察.  包括鑄造方式所產生的痕跡以及歲月和埋藏環境所產生的痕跡, 這些都不能忽略.  這個部份我覺得比較容易上手, 因為重點也就那幾個.  我先從鑄造方法來看.

 

3) - A  範線的觀察 (僅適用於陶範法鑄造之青銅器)

 

春秋之前的商周時期, 青銅器都是採一範一器的陶範法鑄造, 有一次成型的渾鑄, 也有分鑄.  一件銅器要視本身的尺寸大小或紋飾的複雜程度, 而決定是用兩塊範或多塊範來制作.  這些外範的範塊在對合時, 由於會在對接處產生細小的空隙(這是再高明的工匠都無法避免的, 這些陶範無法達到完全無縫, 想來是含水份的泥片在經過火燒後, 尺寸縮水之故), 於是銅液在澆灌時, 經此空隙溢出; 並在銅液凝固後, 在器表形成一條細細的突出來的範線. 這些粗細不均的範線的橫切面, 應該接近三角形或不規則的方形, 而不會是圓形.  這些範線, 有些會被打磨掉, 但不會完全打磨乾淨, 或多或少仍會留下一點痕跡; 有的範線在器表不明顯處, 則會被保留下來.  這些範線是這件器物是否為陶範法所鑄成的證據.  如果一件號稱是商周的青銅器, 卻在器身上看不到任何範線的痕跡, 這就很另人起疑了. 

 

當然, 範線也可以造假.  人們在用失蠟法或翻砂法仿造時, 就先把範線鑄好.  也可以用燒焊的方式, 把銅線或銅條直接焊在銅器表面.  問題是, 用直接鑄造法鑄出來的範線, 想來十分工整平直, 反而死板不自然; 不似真品, 因為是隨機的溢出, 溢出的銅液的量是不能控制的,  也不會等量; 所以範線會時粗時細, 時薄時厚, 而且表面也是凹凹凸凸的不平滑, 加之入土之後受到侵蝕, 更是造成表面的粗糙.  要是採用銅線焊接, 如果是圓身的銅線, 那麼橫切面自然也是圓形的, 再加上銅線表面新淨平整,  自然也是疑點之一.  總之, 真正的範線應該會給人自然而老舊的感覺, 而不是整齊新淨.

 

3) - B 紋飾凹槽中的小銅疙瘩(僅適用於陶範法鑄造之青銅器)

 

參考了大陸牛福忠先生的著作, 書中解飾了這些小銅疙瘩的成因:  "這是因為在制作紋飾時, 泥片(陶範的原材料)中的水份含量大,  壓印紋飾時(內範表面先刻出紋飾, 再將含水而柔軟的泥片壓在內範上, 得到外範), 泥片與模之間的空氣沒有排乾淨;  一些空氣被分散壓在了泥片表面, 受壓後形成小珠珠狀窩在泥片的表層, 在澆鑄後被還原成了小銅疙瘩, 留在了紋飾的凹槽裏".  這些小銅疙瘩的大小不一, 但都出現在紋飾的凹陷部位.   這原本看來有損美觀的鑄造上的缺陷, 也是一個有力的痕跡證據. 因為用現代的仿造工藝, 很難仿制出這個缺陷, 因為並不是採古法-陶範法鑄造, 沒有含水份大的泥片做為中介, 讓空氣可以停留.    另外, 如果採用失蠟法或翻砂法, , 因為蠟模和翻砂糢上沒有出氣的孔道,如有少量的空氣存在, 則會造成鑄成後器表如同砂眼般的粗糙不平滑.  不像陶範, 因為是範塊拼對, 空氣有縫可鑽, 所以器表除了範線和銅疙瘩之外, 都還算是平滑美觀的. 所以我會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器表的紋飾中有沒有小銅疙瘩, 來做鑑定的重要依據.   關於小銅疙瘩的產生, 我好像也只在牛福忠先生的著作中讀到過, 其他我所讀過的書裏, 似乎都沒提到這一個鑑定要點.  但是我卻發現手上的那二十幾件几乎都是商晚期西周早期風格的青銅器上, 都可以看到這種紋飾凹槽內的小銅珠.   常在圖錄上見到明或清代所做的仿古青銅器, 可惜沒有高度放大的高清圖片,  否則也可以看看這些仿古銅器的紋飾區中有沒有小銅疙瘩.   我想應該是沒有, 因為春秋以後出現了失蠟法,  這陶範法早已經不是銅器鑄造的主流了.

 

 4) 銹層(以戰國時期土坑器為例)

 

這個議題應該是鑑定專家們最看重的了.  銹層的形成很複雜, 牽涉到器物本身的金屬元素組成, 埋藏環境中的空氣, 濕氣, 地下水,  土壤酸鹼度和土中礦物質, 化學物質的含量等等.  要考慮器物來自北方的乾燥地帶還是南方多水的地區, 是土坑器還是水坑器,  如果是水坑器, 還分成流動的水域(江河), 或半水半砂坑(水邊), 或者是不流動的水- 像是池塘, 沼澤, 甚至是棺木內.  不同的環境下, 長出來的銹也不相同.   銹層還有著不同的顏色, 例如: 黑色(氧化銅), 紅褐色(氧化亞銅), 靛藍色(硫化銅), 藍綠色或孔雀石的鹼式碳酸銅,  翠綠色的鹼式硫酸銅, 還有一些含氯的氯化銅,氯化亞銅則呈現亮綠或亮藍色.

 

因為手中只有一件水坑器, 所以我無法談論.  事實上, 我還因為聽信了店主的保證而買進一批便宜但可疑的水坑器, 後來我仔細觀察, 我覺得這一批全是仿品.  水坑器鑑定太難, 所以我決定不碰.  以手上數量最多的戰國風格的錯金銀銅器為例(因為它们都是土坑器), 我列出我所觀察到的銹層痕跡如下(暫不討論範線, 因為這個時期已有了失蠟法鑄造):

 

a. 器物上的銹層, 最外一層是乾爽的土銹.  土銹的顏色從黃色到褐色都有.  有的土銹因為和空氣接觸久了, 表面產生一層氧化的薄膜-包漿, 看起來瑩潤還帶著光澤. 有時在土銹表面還會看到一些小小的像結晶般的顆粒, 像是灰色的粗鹽一樣.  這些土銹如果附著的時間長了, 質地也十分堅硬.  用工具(像是平頭的螺絲起子)才可以撬一整塊或一整片下來.  

 

b. 在土銹下, 通常是一層同樣乾爽的翠綠色銹.  也有的是直接看到翠綠銹而不見土銹的. 在翠綠銹之下, 通常是一種顏色較淺的藍綠色.   而在藍綠銹底下, 通常是一種紅褐色(像鐵銹或像棗皮紅色)或是黑褐色的地子.   但這地子並不是銅質的本來顏色.  書上說, 這一層叫氧化銅或氧化亞銅.  如果用尖銳物劃破這一層, 銅色才會顯現出來.  我看到的銅色一般都像是黃金般的顏色. 書上也說, 地子下如果顯現的是銅質, 那麼就說明這件器物的年代是晚於商周.

 

c.在上面提到的氧化銅或氧化亞銅那一層, 我看到兩種現象:

 

   1.  如果器表平整未見腐蝕, 則可以看到細細的或橫或豎的直線狀打磨痕.  這直線打磨痕與現代的圓形打磨痕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錯金銀銅器, 這直線狀的打磨痕也會出現在金銀紋飾上.

 

   2.  如果器表有腐蝕, 那麼就會看到猶如月球表面般的凹凸不平.

 

大致上來說, 銹層的顏色依上述的次序出現.  當然並不是器物的整身都有厚厚的依序出現的銹層,

 

有些地方不見土銹或綠銹, 只看見紅褐色的地子.  總之, 那直接曝露在空氣中的部份, 絕大

 

都會帶著光亮的包漿.  但如果是新近附著上的浮土, 那當然就不會有光澤, 而且也很容易就脫落.

 

偶爾我會看到器表產生一種返銅的現象, 也就是部份器表上沒有凸出的氧化銹層, 倒是在地子上出現片狀或點狀的金銅色. 在這些錯金銀銅器上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也就是這些氧化物(銹層)絕大部份都堆積生長在金銀色的紋飾區以外.  氧化物沿著紋飾的輪廓生長, 很少會長到紋飾上.  那堆高的氧化層和金銀線條所在的平面, 兩者涇渭分明, 互不侵犯.  只有極少的機率會看到極小量的氧化物堆高在紋飾上頭.   根據書上所說, 在考古發掘的秦代青銅器中, 曾發現有銅鼎, 銅鈁等器物其表層均塗有一層銀白色的可能是錫, 銀一類的物質, 使器物得以保存完好.  我常想, 這些個錯金銀器上的銀白色, 可能含有大量的錫, 而銀只佔少量; 所以才能使其保持銀白色澤而不氧化變黑.  器上的金色物質, 顏色也帶白, 或許也是同樣因為含錫.   而這金銀色澤的金屬, 想來性質十分穩定, 至少比青銅穩定得多; 所以當青銅器的器胎生出多樣的氧化層時, 它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只是我的個人猜測, 因為沒有驗證過. 

 

就因為大家都知道銹層重要, 所以, 從北宋開始, 直到明, 清, 現代, 都有著各式各樣的造假銹的方法.  光是這些五花八門的手法, 都可以寫成一本手冊了.  我想, 除了那種最耗時的, 像是潑上酸液蓋上稻草再埋入土中讓其自然生出銅銹的方法, 因為最接近自然生銹的方式, 可能最讓人迷惑; 其它的手法, 應該也都會有蛛絲螞跡可循.  其它的造銹方法 , 我記得的有: 用牙刷把土或顏色(土和顏料要先用大漆調和)一層層撥上去,  用綠松石或孔雀石的小碎塊黏上去, 用顏色漆直接刷上去,  或把老器上的真銹用膠水黏上去,  先進些的, 用電解法讓銹長出來等等.  這些人為的方法都不夠自然, 我想可能會產生下列一些毛病: 像是顏色單調, 失去深深淺淺的細緻過渡,  也可能銹層疊壓的比較厚薄一致,  沒有如礦藏般時緊時鬆或時厚時薄的變化, 這個從斷面可以觀察得出來;  也或者出現化學藥劑的奇怪味道, 或者顏料顏色太過光鮮刺目, 缺乏老氣;   也可能用於黏貼的膠水會露出馬腳, 在銹的邊緣形成乾燥後的薄膜; 也或者銹層不夠堅硬也沒有足夠的依附力(不是長時間長出來),  形成所謂的浮銹, 一碰就掉; 也或者因為氧化時間太短, 無法出現瑩潤的包漿: 也可能因為用了膠水等化學黏著劑, 而讓銹層不夠乾爽;  器表也長不出各樣的礦物結晶體, 或者附著一些土壤中的雜質....   這些有的是我自己的觀察所得, 有的則來自看過的書上所談.  我想, 應該還有些其它的重點, 留待有機會時做補充. 

 

其它的鑑定感想, 我寫在第二篇, 否則篇幅太長, 讓人看了想睡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