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一開始, 我不知道這件容器叫做"鍪", 我把它取名為"短頸圓腹有把三蹄足壺", 好長好累贅的名字. 直到有一天, 在一本銅器圖錄上看見一件外形和它一模一樣的青銅鎏金的鍪, 才知道它的正確名稱. 書上說這種外形的食器始於秦, 一直沿用到漢.

這鍪有著圓口, 短束頸, 和一個圓呼呼的肚子, 腹下是大象頭部造型的蹄形足, 肩上是一個圈形的把手. 壺的本體畫有漢代非常流行的雲氣紋, 這些雲氣紋的面積算大, 因此線條從頭到尾拖曳的長度, 可見得也不會太短.  如何能夠運筆流暢, 一氣呵成的畫成這完美弧度的雲紋, 下筆不能猶豫不決, 運筆不能中途停頓, 收筆不能軟弱無力, 否則就是無法彌補的敗筆,  再再考驗著畫工的能力.  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 見到主持人訪問一位應該是中國某藝術學院的專業教授, 談到了關於複製戰漢漆器的種種.  被訪問的教授就提到, 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如何畫出漆器上各式流暢的線條, 例如這雲氣紋. 可以想見, 那需要多麼強健靈活的手腕來執筆, 還需要有高度純熟的技術與絕對的自信來下筆.  這部份是教授認為最難攻克的關卡, 畢竟難度超高.  如果沒有多年實踐經驗的累積, 是很難達到戰漢漆器畫工的水平.  我曾經自不量力的試過想畫出一個雲氣紋, 還是線條短的一種, 結果是, 連一條短短的弧線, 我都無法掌握.

 這件漆器的腹內, 內壁上有一處朱漆剝落了一大塊; 露出來的顏色呈淺灰色, 用手摸摸, 感覺挺光滑, 但非木質.   這不禁讓我想到, 這可能是一件補有灰的麻胎器.  也就是在泥塑的胎骨上覆以苧麻布, 然後層層髹漆, 待漆乾, 脫去泥胎, 就得到一副輕盈的布胎, 當然還要補漆灰並加以磨礪光滑後, 再做外部的髹漆與裝飾等工序, 才能做成成品.   壺肩上的那個圈形把手, 在它與器身相接處有一個小小的裂縫; 我用強光的手電筒與放大鏡看進這個小裂縫, 卻看到一個有趣的景像.  我看到一小段(真的是好小的一段, 因為裂縫不大)像是麻繩似的東西, 它的表面可見一絲絲的纖維狀, 還帶著可以反光的透明漆層.  或許是因為此處是把手承重的地方, 所以用上了比較堅固的麻繩吧?  雖然那些毫髮無傷又顏色鮮豔的紋飾, 還是讓我的腦袋裝滿了問號, 很難相信這是漢代的產物; 不過看在它那高超的畫工上, 我還是覺得它值得被珍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