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 25.7公分, 寬:16.5公分, 厚度; 3公分.  唐代的四大名硯之首, 不是天然石材的端硯, 歙硯或紅絲石硯, 而是人造的澄泥硯.  這倒是挺讓我覺得好奇, 或許是因為它的制程繁瑣而又複雜之故吧? 歷史上澄泥硯均在中國北方產出.  有說產於河南虢州, 有說山西絳州, 另一說是山東青州.  總之, 這澄泥硯是北方人發明的, 不見於南方.  澄泥皆取自當地的河泥; 它的制作方法大約是將一個絹袋縫好, 扎緊袋口, 沉入河中.  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之後, 袋內貯滿細膩的河泥, 這就是制作澄泥硯的原材料.  其後要加入各式輔料, 錘練, 制模, 燒制, 蒸制, 雕琢之後, 才得到堅硬細膩媲美天然佳石的澄泥硯.

流傳於世的澄泥硯比起端硯,歙硯要少得多.  多年來我也只得到一方, 可惜缺了硯匣.  此硯硯體長方碩大且甚厚, 如為天然石材, 想必十分沉重壓手; 這澄泥硯就稍微輕巧些.  書上說澄泥硯的顏色以蝦頭紅為第一, 鱔魚黃第二, 茶葉末次之, 綠豆沙又次之.  這是由於燒制時的溫度不同, 從而產生了顏色上的差異. 這方硯我覺得像磚紅色,  看起來不像蝦頭那樣的紅.  由於硯面上堆積了較厚的墨跡, 這磚紅色僅露出一小部份.  最大塊的磚紅出現在墨堂上.  墨堂呈一寶瓶狀, 瓶口部位為硯池.  硯面兩側是生動威武的長身雲龍, 做雙龍搶珠的造型.  龍身上飾有浮雕的鱗片和雲頭, 在雲頭破損處, 可以看見掩蓋在黑色墨跡下的磚紅色質地. 硯台四周圍繞一圈回紋, 似乎是清代常見的裝飾手法.

硯背鈐一方印, 認得一個字是 "隆", 一個字是"珍".  我問了老公, 他認為這是什麼材質? 他不知道是不是跟著我看多了淡如小姐主持的寶物鑑定團, 總看到那些雕琢精美的壽山石被專家鑑定為樹脂; 所以他想也不想的就回答我: 樹脂.  我問他, 樹脂敲起來會是扣扣聲嗎? 如為樹脂, 刻痕旁不會有捲邊嗎? 樹脂會因為碰撞而小塊剝落嗎? 又或者, 樹脂會是這種重量嗎? 樹脂會讓人感覺冰涼而且細膩質堅嗎?  樹脂摔在地上還會因為有彈性而往上蹦跳, 我敢說, 這方硯肯定是蹦不起來的.  更何況, 樹脂應該不會發墨, 因為太軟; 可這方硯的墨堂上還有磨墨留下的痕跡呢! 就可惜少了硯匣, 真是美中不足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