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件長頸的壺(還是瓶?)高度足有30公分, 細長的圓柱體頸, 大而下垂的腹, 平底圈足.  器形大方而典雅, 如果以今日的眼光看來, 它很適合拿來當花瓶用.  這件壺, 或許是西漢中期時大量使用的夾紵胎器, 體量輕.  紵是一種細蔴布, 制作方法是先做胎骨模型, 然後在模型上一層層的裱上塗有漆灰的細蔴布, 等完全乾燥後, 脫去模型, 便得到了一副輕巧的蔴布胎.  再在蔴布胎骨上進行補灰, 髹漆, 彩繪, 鑲嵌等工序, 便得出成品.  夾紵胎漆器有許多優點, 它牢固, 輕巧, 吸水率或脫水率比木胎小, 很少收縮或膨脹, 不易變形也少開裂. 雖然承重能力低於木胎, 但逐漸成為漆器的主流.  記得 書上提到, 能得到完整漆器的墓葬很少, 如果墓葬採白膏泥密封 (如長沙著名的馬王堆漢墓 ), 就比較有可能出土完整的漆器.  否則很多都是腐壞到只剩下漆皮. 但是, 曾侯乙墓開挖時, 木制槨室中卻是滿滿的積水, 可也起出了不少精美漆器哩.   看來, 能不能得到完整漆器, 要碰運氣吧?  大部份出土的漆器, 器身都飽含水份, 必須採取脫水的手段, 例如, 把漆器置於乾燥的稻草堆中, 讓水份慢慢被乾稻草所吸收和蒸發到空氣中; 過程不能太快, 太激烈, 否則容易造成器物變形開裂. 我自己很喜歡壺頸位置的幾何紋飾, 看起來高貴典雅, 只是可惜有些像是水漬般的污跡沾在上面(器身上有些地方也是如此 ), 試過用酒精, 甚至洗指甲油的去光水也洗它不掉, 還真是頑固的汙漬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