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長度: 23 公分,  總高度: 13  公分, 底部最寬約: 5 公分. 這是一隻青玉制的鳳鳥.  鳳鳥背上有掏膛, 但不深; 不知道是否俱有實用功能.  如果純粹只是擺件, 似乎並不需要多費事去做掏膛, 費工又費料.   

相信這件鳳鳥要不就是曾與鐵器埋藏一起, 要不就是埋藏的土壤中含鐵量高, 因此在金片上留下了鐵銹顏色般的附著物.  器表可以看到漢代玉器工匠最喜歡用來表現各類不同動物毛羽的密密併排的細短線, 只不過這些不是常見的陰刻線, 而是難度更高的錯金.

鳳鳥原被收藏在錦盒中, 一天忽然發現, 器表的錯金片掉了一小片下來.  上圖看到的就是金片下被匠人琢出來的凹凸不平的地子.  看起來表面挺乾爽, 也不見有任何類似膠或漆等物質沾黏的痕跡. 這個就是錯金工藝很好的一個證據.  至少在我看過的圖錄裏, 還沒見過有任何像這樣的圖解或相片, 告訴讀者們到底玉錯金的淺溝槽是長什麼樣子的? 

這是掉下來的小塊金片, 以及對應的淺溝槽. 金片的最尾端因為太細, 所以折斷了.

這是把掉下來的金片擺回淺溝槽後的相片, 可以看到尾部斷折處的小段斷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