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廓璧總高度 : 24.2公分, 圓璧直徑: 17.7公分, 圓璧的厚度: 0.7 公分.  出廓璧是在漢代才出現的新品種, 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圓璧的中央是豆芽似的穀紋, 最外一圈則是寬約2.6公分的幾何紋錯金紋飾帶, 在紋飾帶的正下方, 有一片菱形錯金脫落了, 露出微微下陷的凹凸不平的粗糙地子, 這樣的粗糙應該有助於固定金片, 原理應該和輪胎上的深刻抓地紋路一樣.

菱形小方塊的錯金剝落了. 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玉質表面. 這是 錯金工藝的最好證明.

這是菱形小方塊錯金片完好的樣子.

玉璧的出廓部份是一隻龍, 但非我们所熟悉的明清兩代的那種長身似蛇的龍.  這樣的短身的龍, 比較像是老虎的身形, 但是長頸.  玉璧背面則高浮雕有五隻錯金的螭虎, 匍匐在有限的空間之內, 就因為空間有限, 設計上較為困難, 所以看到有的螭虎身體轉折比較生硬不流暢. 譬如照片上右邊的那隻, 就沒有左邊那隻生動.  螭虎有著絞絲紋的長尾, 紋路深刻而堅利, 這樣的絞絲紋也是一個工藝上的時代特徵. 

這玉璧的顏色不算上佳, 背面還可見有明顯的綹裂石紋, 但它是我唯一擁有的錯金玉璧, 而且尺寸夠大, 所以還算珍貴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林再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